再来谈谈第二个问题,
增肌的原理是什么?
增肌,实际上是肌肉肥大,其核心原理是:通过训练对肌纤维造成微损伤,然后在充足的营养和休息条件下,身体启动修复与适应机制,使肌纤维变得比原来更粗壮,以应对未来可能遇到的更大负荷。 这个过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机械张力: 这是最重要的刺激因素。进行力量训练时,肌肉克服阻力收缩(尤其是离心收缩和向心收缩),肌纤维内部的蛋白质结构(如肌动蛋白、肌球蛋白)感受到强烈的机械拉力(张力)。这种张力信号会触发肌肉增长的生化通路。
代谢压力: 在进行中高强度、中高次数的力量训练时,肌肉内会快速积累代谢产物(如乳酸、氢离子、无机磷酸盐等),导致细胞肿胀(“泵感”的来源)。这种代谢压力也被认为是刺激肌肉生长的重要因素,它能促进合成代谢激素的释放和细胞信号传导。
肌肉损伤: 训练,特别是包含离心收缩(肌肉在拉长状态下发力)的训练,会对肌纤维造成微小的结构损伤(微撕裂)。这种损伤本身也是一个重要的增长信号。
卫星细胞激活: 当肌纤维受到损伤或需要增大时,位于肌纤维基底膜下的卫星细胞会被激活。它们增殖、分化,并融合到现有的肌纤维中,贡献细胞核和新的肌原纤维蛋白,帮助修复损伤并增大肌纤维体积。
蛋白质合成与分解平衡:
肌肉蛋白质合成: 训练刺激(特别是张力、损伤信号)会显著提升肌肉蛋白质合成的速率。身体利用摄入的氨基酸(主要是必需氨基酸)作为“砖块”,在细胞核内DNA/RNA的指令下,合成新的肌原纤维蛋白(主要是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添加到受损或需要加强的部位。
肌肉蛋白质分解: 肌肉组织也在不断进行分解代谢。训练本身会暂时提高分解速率。
净肌肉增长: 增肌发生在肌肉蛋白质合成速率长期、持续地超过肌肉蛋白质分解速率时。力量训练刺激了合成,而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和适当的休息则为合成提供了原料并降低了不必要的分解。
激素环境: 身体的内分泌环境对增肌有重要调节作用:
合成代谢激素: 如睾酮、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等,在训练后分泌增加,它们能显著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并影响卫星细胞活动。
分解代谢激素: 如皮质醇(压力激素),长期过高会抑制蛋白质合成,促进分解,不利于增肌。充足的睡眠和压力管理非常重要。
渐进超负荷: 这是增肌训练的核心原则。为了使肌肉持续增长,你需要不断地给肌肉施加比它习惯承受的更大的挑战。这意味着你需要逐步:
增加训练重量(负荷)。
增加重复次数。
增加训练组数。
缩短组间休息时间。
提高动作难度/控制。
增加训练频率(需谨慎)。
身体只有在感受到持续增加的压力时,才会不断适应并变得更强壮(肌肉增大是适应方式之一)。
增肌的必要条件总结:
刺激: 科学的力量训练(提供机械张力、代谢压力和微损伤)。
原料: 充足的蛋白质摄入(提供必需氨基酸,尤其是亮氨酸,作为合成新肌肉的“砖块”)。一般建议每日摄入1.6-2.2克蛋白质/公斤体重。
能量: 适当的总热量盈余(增肌需要能量,尤其是碳水化合物,为训练提供燃料并防止蛋白质被分解供能)。但盈余不宜过大,否则会伴随过多脂肪增长。
恢复: 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大部分肌肉修复和生长发生在睡眠中,尤其是深睡眠阶段。训练后给肌肉足够时间恢复,避免过度训练)。
一致性: 长期坚持(肌肉增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数周、数月甚至数年的持续努力)。
简单来说: 通过力量训练“破坏”肌肉,然后吃够蛋白质并好好睡觉,让身体在恢复时“过度补偿”,把肌肉修复得比以前更大更强壮,并且下次训练要尝试比上次稍微难一点。这就是增肌的基本逻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