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说明您已经开始关注细节了,健身时组数和次数的确定与搭配是训练计划的核心,它直接决定了你的训练效果(增肌、增力、耐力或塑形)。这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但有一套基于科学原理和实践经验的指导原则。我们一起来讨论:
一、核心概念:次数、组数、组间休息都是啥意思??
次数: 指你连续完成一个动作的次数。例如,做10次卧推,就是1组10次。
组数: 指你完成某个动作的总组数。例如,做3组卧推,每组10次,就是3组x10次。
组间休息: 指完成一组动作后,休息多长时间再进行下一组。休息时间也至关重要,影响恢复和训练强度。
二、决定组数和次数搭配的核心因素
1. 训练目标 (最重要的因素!),不同的目标需要不同的刺激模式:
2. 训练经验水平,新手和老手肯定会有差异。
3. 动作类型不同,组数和次数也不能完全一样。
4. 训练频率与恢复能力
5. 个人感受与渐进超负荷
三、制定计划时的实用步骤和建议
明确你的首要目标: 是增肌?增力?还是提升耐力?这决定了你的核心次数范围。
评估你的经验水平: 新手从低训练量开始,中级和高级可以逐步增加。
选择合适的动作: 以复合动作为基础,辅以孤立动作。根据目标调整动作选择(力量训练多选复合,增肌可以平衡)。
设定初始次数和组数: 根据上表参考范围,结合你的经验选择一个起点。例如,增肌目标的中级者,深蹲可以选4组x8-10次,腿屈伸选3组x12-15次。
选择合适的重量: 重量应该让你在目标次数范围内达到预期的力竭程度(如增肌做到RIR 1-2)。宁轻勿假! 保证动作形式是第一位的。
安排组间休息: 严格按照目标对应的休息时间执行。用手机计时器。
记录训练: 这是关键! 记录每次训练的动作、重量、组数、次数、休息时间、感受(如RIR)。这是你实现渐进超负荷和调整计划的依据。
执行渐进超负荷: 每周或每两周尝试在某个变量上取得进步(加重量、加次数、加组数、缩短休息)。不要试图同时进步太多! 一次专注一个变量。
倾听身体,关注恢复: 如果感觉过度疲劳、睡眠不好、食欲下降、心情烦躁、力量停滞或下降,主动降低训练量(减少组数、次数或重量)或增加休息日。恢复是训练的一部分!
定期回顾和调整: 每4-8周回顾一次训练记录和身体变化(围度、力量、体脂、照片)。根据进步情况和身体感受,调整你的组数、次数、动作选择、训练频率等。训练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
四、注意事项
动作质量永远第一、一定要热身和拉伸、关注自己个体差异(个性化制定方案)、不要盲目追求高组数、复合动作是基础、营养和睡眠更重要!
总之,确定组数和次数搭配是一个基于目标、经验、动作类型、恢复能力,并遵循渐进超负荷原则的动态过程。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佳”方案。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