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开始接触跑步或决定要开始跑步了,我们都会有这个疑问,跑步要如何入门呢?还是直接就开跑?
其实一个完全没有跑步经验的新手,或者只是偶尔运动的人,想要系统地开始跑步锻炼,还是需要了解并掌握正确的方法才可以快速入门,并取得效果,而且还能避免损伤。
跑步入门
耐力对跑步来说很重要。但需要循序渐进才能逐步提升。我们建议新手选用以下的方法和节奏来提升自己:
a:从短距离慢跑开始
初期建议每次慢跑5-10分钟,或采用“跑走结合”模式(如跑1分钟+走2分钟),让身体适应运动强度,避免肌肉拉伤或心肺负担过重。 当然正确的跑步姿势也很重要,详细请查看:
跑步的正确姿势与呼吸方法。
b:控制单次时长与强度
单次时间:以30分钟为目标,体质较弱者可从15分钟起步,逐步延长至30-60分钟。
速度与距离:不必追求公里数(如3公里或5公里),重点在于持续运动。更不要一来就追求配速,这些都是以后会自然提升的。
初期以“能轻松对话”的慢速为主,避免冲刺。
c:重视热身与拉伸
跑前充分活动关节(脚踝、膝盖、髋部),跑后进行静态拉伸(如小腿、大腿后侧),缓解肌肉僵硬,减少受伤风险。 选择低冲击方式 推荐尝试“超慢跑”(速度低于6公里/小时,即12分配速度),降低膝盖和脚踝压力,适合零基础人群。具体的热身与拉伸方法可以查看:
[分享]跑步前热身动作和跑步后拉伸动作
那么多久能入门呢?以下的运动周期可供大家参考
a:单次运动周期
初期:每次15-20分钟(含热身与拉伸),每周3-4次。
进阶:4-6周后延长至30分钟,逐步增加连续跑步时间,减少走路间隔。
b:适应期时长
身体完全适应跑步需1-3个月。初期小腿僵硬、呼吸急促属正常现象,是心肺与肌肉协调的过程,坚持2-3周后症状会明显改善。
最后有些关键注意事项还是要再次提醒大家:
1、一定要循序渐进:每周增加跑量不超过10%,避免突然加量导致劳损。
2、装备与场地:选择缓冲跑鞋,在塑胶跑道或平坦路面跑步,减少关节冲击。
3、注重休息,关注身体:若出现持续疼痛(非肌肉酸痛),需休息并调整计划。
友情提示:每个人情况都不一样,个体差异也很大,以上仅为参考。建议结合自身感受调整,体能较好者可缩短适应期,年龄较大或体重超标者需延长基础阶段。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